<acronym id="a5sf7"><strong id="a5sf7"><xmp id="a5sf7"></xmp></strong></acronym>
<td id="a5sf7"><strike id="a5sf7"><b id="a5sf7"></b></strike></td>
<td id="a5sf7"><ruby id="a5sf7"></ruby></td>
  • <tr id="a5sf7"></tr>
  • <bdo id="a5sf7"><center id="a5sf7"></center></bdo>

    首頁 新聞頻道 寧德新聞

    詩歌海岸?藍色霞浦|【面孔】許陳穎:閩東大地,那些被海風吹拂的詩

    2022-10-22 19:41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人物 | 陳清

    人 · 生活 · 寧德

    〔 第238期 〕

    人物:許陳穎

    籍貫 | 霞浦

    職業 | 詩歌評論家

    寧德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系主任


      自述 | 許陳穎


      童年的生活地,打開窗就是海,風和日麗,就和小伙伴們在沙灘上玩,臺風天,就躲在窗戶后面看海。


      長大后喜歡詩歌,但童年的這種生命體驗決定了我在遇到海洋詩時,自然而然地開始會多關注,多些閱讀??释谠姼柚姓业脚c自己生命體驗有共通感的文字與氣息。



      “海洋”作為開放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原型,古今中外的詩人們耕耘其上、各得其所。20世紀80年代,朦朧詩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海洋神話。以韓東為代表的第三代詩人開啟海洋詩的寫實風,以親眼所見的“大?!蓖呓饬饲罢咚x予的海洋文化想象的虛幻性,從而使當代海洋詩的寫作呈現出多維度的風貌。閩東的海洋詩也就是從80年代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閩東的海洋詩代表人物湯養宗,他早期以“海洋詩”聞名于詩壇,他的視野蕩開現在的文化結論,在自然的海與社會的海之間探索,包括對原始生命沖動的探究,對文明起源的重新思考。他的詩集《水上吉普賽》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詩壇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引起關注;詩人葉玉琳以“元詩”寫作接日常大海體驗的秘密通道,語言與海洋互相闡釋、相互指涉,實現了詩人對詩歌寫作技藝的反思。閩東還有個早逝的詩人叫張幸福,他真是用一生的時間來與海洋對話,像吳曦老師說的,他的詩就是大海的全息圖像,是全新的審美時空。還有詩人伊路、劉偉雄、謝宜興、張幸福、俞昌雄、林典铇,陳小蝦,韋廷信等,他們都把目光轉向生于斯長于斯的海上閩東,并因此喚醒了他們對這個世界最初的生態認知與審美感受,當代閩東詩人的海洋詩都是以親見的海域生活作為切入點,把詩學追求融入漁民日常、漁村風情、海邊民俗等文化因素,使他們的家園寫作回到了堅實的地面,從而呈現出豐富、駁雜、旺盛的生命力。

      閩東詩人的海洋詩中沒有空洞的抒情,面向大海的日常生活體驗,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個部分。生生不息的海洋帶動了詩人在心靈層面的思考,幾乎每個詩人都在尋找回歸之路,對素樸本真的源頭有一種共同的期待。他們自覺地把藝術感受、詩學想象與海上閩東的家園體驗聯結在一起,寫出大量優秀的“海洋詩”。

      我是2019年開始整理關于閩東海洋詩的相關文字,學無止境,思考他們進而認識自己。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閩東這片獨特的海洋以及受到海風吹拂的詩歌。


      本期面孔,為您講述指詩歌評論家許陳穎的故事,歡迎點擊視頻收看!


    統籌 編導 / 陳小蝦

    攝像 / 鄭鎮 吳圣錦

    剪輯/鄭鎮

    欄目包裝/李婧

    監制/周邦在

    總監制/鄭承東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編輯:楊哲源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楊哲源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系:0593-283132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督專區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清晰